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历史从英国起始。那时,英国对中国发起了挑战,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幸篇章。此前,中国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封闭与独立,但英国的强势介入,打破了这种平静。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科技,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了严重侵犯。这段历史,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被列强欺凌的时代。英国作为开端,引领了一系列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和瓜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尽管如此,中国人民并未屈服。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抗争,努力寻求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这段历史虽然充满了屈辱和痛苦,但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决心。总的来说,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历史,是从英国开始的。这段历史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19世纪20至30年间,英国在工业革命结束后跃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随后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向中国偷偷贩卖大量被称为“人种摧残者”的鸦片,这导致了清政府白银储备大幅减少,鸦片问题严重扩散,国家实力大幅削弱。
1840年6月,英国政府利用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行动作为发兵理由,派遣军队入侵中国。随后,在1842年,清政府面对压力,不得不接受并签署了极具屈辱性的《南京条约》。根据条约内容,中国领土被割让,需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口岸。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笔深重的债务。
国民党未敢还击“紫石英”号,共产党则不惧挑战。这次炮击事件,标志着自1840年起,帝国主义在中国实施了近百年的“炮舰外交”策略终告结束。
然而,这次炮击事件并未使“永恒光辉”帝国吸取教训。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战事骤起,南朝鲜军队迅速败退。为介入朝鲜内部冲突,美国联合了17个国家,打着“联合国部队”的旗号进行军事干预。紧接着,英国也迅速部署了三支精锐部队加入战斗。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士兵以坚定的步伐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在一系列五次战斗中,他们成功地将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队击退至三八线。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英勇无畏,体现在他们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战斗态度上,这种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与决心,使得美军深感恐惧,甚至发出“切勿与中国交战”的感慨。此外,中国军队还重创了英军的精英部队,一举洗刷了长达百年的民族耻辱。
英国派遣至朝鲜战场的三大精锐部队,轻视中国志愿军,扬言“仅凭一个团的兵力,就足以对抗中国的一个整编军”。彭德怀元帅在得知英军精锐介入的消息后,愤然站起,决定“将过往恩怨与新仇一并清算”。
英国精锐部队28旅麾下的阿尔斯特步枪团,装备先进,历经埃及、西班牙、印度等多地战事,享有不败声誉。在第三次战役的釜谷里战场上,志愿军116师347团与这支劲旅不期而遇,随即爆发激烈交锋。经过连续六次的重炮轰击,负责防守的关键阵地的我军7连,仅余七名战士坚守。这时,一名19岁的通信兵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余下的战士们奋勇跃出战壕,决心与敌军决一死战。然而,英军在听到我军的冲锋号声后,却惊慌失措,四散奔逃,最终被及时赶到的志愿军增援部队团团包围并歼灭。此次战斗中,志愿军还成功包围了英皇家坦克营,利用炸药包和爆破筒攻击敌方坦克履带,仅用三小时就摧毁了31辆坦克。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拉开帷幕,志愿军第187师在雪马里地区与英国军队的精英部队——格斯特营不期而遇。格斯特营曾在埃及战役中扭转败局,因此获得英国皇室的表彰,且在其150年的建军史上未尝败绩。历经连续三日的残酷战斗,格斯特营的斗志逐渐消磨殆尽,最终超过500名士兵选择放下武器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我方第560团的刘光子士兵独自一人成功俘获了敌方炮兵连的63人,因此被授予“独胆勇士”的荣誉称号。
在《关于中国志愿军参与抗美援朝行动的汇报》中,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坚定表明:“这有力地说明了,过往西方侵略者仅凭在东方海岸线上部署少量火炮便能征服一国的历史,已经彻底终结。”
今年7月27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国家领导人强调,中国人民已经彻底摆脱了自近代以来长期遭受欺凌、依附他人的历史困境,成功摘掉了“东亚病夫”的标签。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赢得了自尊与自信。
现今,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逾七十年,昔日的英国仿佛已淡忘历史伤痕,似乎又在挑战中国的道路上重蹈覆辙。七十年的光阴流转,抗美援朝已成为过往烟云,但英国的行为却显得似乎未曾汲取教训。他们似乎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又开始了不恰当的举动,继续采取挑衅的态度。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世界格局发生了诸多变化,但英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似乎并未能完全摆脱过去的阴影,仍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中国的不尊重与挑衅。这样的行为,不禁让人感叹,历史似乎并未能完全改变某些国家的行事作风。
英国首相苏纳克将中国视为“重大时代考验”,并认为“中国目前是全球安全与繁荣面临的最重要挑战”,是“唯一具备实力和意愿去改变国际秩序的国家”,其对中国的立场逐渐趋于严厉。
今年一月,英国与日本正式达成了一项名为《相互准入协议》的文件,旨在促进双方防务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日本外交部指出,该协议生效后,日英在进行军舰停靠、联合军事演练等活动时的流程将得到简化。
今年5月18日,G7峰会召开之前,英国首相苏纳克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晚上达成了一项名为“新印太合作框架”的协议。该协议着重指出,英日两国将在防务及其他关键领域深化合作。根据协议内容,英国计划在2025年将航母打击群重新调配至印太区域。
英国同为“奥库斯”联盟的一员,在2021年,英国与美国合作,成功从法国手中争取到了一项高达650亿美元的军事贸易合同,转而向澳大利亚供应8艘核潜艇。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氛围。
针对英国这类依附型国家,其力量难以与中国相匹敌,往往紧随美国之后发出几声吠叫,并根据其领导者的指示,采取一些微小行动试图给中国制造障碍。我们应把握有利时机,果断采取措施应对,正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效打击英国精锐部队那样,通过一次有力的行动,使其长时间保持收敛。
(作者系原国防部国际传播局副局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 亚圣75评”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